摘要: 【背景鏈接】剛大學畢業(yè)不久的郭鈺急于找工作,在網上向幾家公司投遞了簡歷,之后竟頻繁接到陌生電話和短信,提供的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職位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,目前,網上簡歷售賣市場十分活躍,已形成“一條龍”產業(yè)!久} ...
【背景鏈接】 剛大學畢業(yè)不久的郭鈺急于找工作,在網上向幾家公司投遞了簡歷,之后竟頻繁接到陌生電話和短信,提供的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職位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,目前,網上簡歷售賣市場十分活躍,已形成“一條龍”產業(yè)。 【命題預測】 記者調查發(fā)現,目前,網上簡歷售賣市場十分活躍,已形成“一條龍”產業(yè)。對此現象談談你的看法? 【尚優(yōu)參考解析】 所謂簡歷售賣“一條龍”服務是指,一些不法分子偽造營業(yè)執(zhí)照和還沒有在求職網站認證過的賬號(行話稱“白號”),用來牟利;另一些不法分子買到這類營業(yè)執(zhí)照與賬號,以“正規(guī)企業(yè)”身份入駐求職平臺,發(fā)布招聘信息吸引求職者,獲得簡歷,用以售賣或直接利用;這其中,還有人專門出售用于注冊“白號”的軟件、可以將招聘帖子刷新的軟件,以及以文本形式提取求職者信息的“簡歷提取器”。當然,也有求職平臺“內鬼”和外部串通售賣他人簡歷。 無論“內鬼”還是“外鬼”,售賣網絡求職者簡歷,都是竊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,侵犯了求職者的隱私權,如果求職者因此遭遇電話詐騙,就可能蒙受財產甚至人身損失。因此,售賣網絡求職者簡歷的違法行為,必須受到罪有應得的打擊。此外,從簡歷售賣“一條龍”看,打擊對象還應包括產業(yè)鏈上的偽造營業(yè)執(zhí)照和“白號”的不法分子,開發(fā)出售“白號”注冊軟件、招聘帖刷新軟件以及“簡歷提取器”等方面的不法分子。 平臺的連帶法律責任也不能忽視。平臺應當承擔數據安全保障義務,保障求職者信息安全,如果求職者簡歷等信息有所泄露,平臺則構成間接侵權,要承擔間接責任。同時,對入駐平臺的招聘企業(yè)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,同樣是求職平臺必須履行的重要義務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偽造的“正規(guī)企業(yè)身份”成功入駐,則是平臺的重大失責,理當為此埋單。如果是平臺內部人員拿求職者簡歷做非法交易,則涉及管理不嚴,也當為此付出代價。 |